婴儿体质热怎么调理?
由于婴儿脾胃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即使是病邪入侵,也很少直接伤及脾胃。而婴儿的生理特点又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外感风寒后一般也很快化热。中医学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将生病后的婴儿分为不同的“证”,常见有“热证”和“寒证”。
热证 婴儿患热证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口干喜喝水(但也有的婴儿因为胃火旺,热证却不想喝水)、流黄而黏的鼻涕、咽部及咽峡部充血明显(中医称为“赤红”)、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婴儿生病以热证为多见,应以清热为主。在采用中药治疗的同时,也可配合推拿和小儿药浴来加强疗效。推拿时可在患儿的双侧少商穴(拇指掌侧,距指甲角桡侧各0.1寸)、商阳穴(食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擦涌泉穴(双足底中心凹陷处),以两足跟部皮肤潮红为度。小便短赤者可擦曲池穴(两臂肘横纹处,伸臂时能见两个凹窝)和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处),擦动时由上而下反复回旋至皮肤潮红为度。
小儿药浴以滋阴清热为主。可用干生地30克,黄芩、黄连、栀子、大青叶各20克,生大黄、防风、荆芥、紫草各15克,将上药用1 500毫升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煎至1 200毫升,倒入澡盆中,将婴儿放入盆内反复浸泡洗浴15~30分钟,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