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婴儿做微量元素?

佘曦彤佘曦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头发检查微量元素,准确度最高,但有一定风险 采集毛发样品时,被检测者若未到采血年龄(一般2岁),则需剪取头顶部无发处约50~60根头发,在采样过程中,由于头皮部位血管丰富,如遇外伤或操作不当有可能刺破血管造成局部血肿;另外婴幼儿的反抗能力较差,采样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婴幼儿的哭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安。 但这种采集方式属于无创检测,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2、静脉血测微量元素,最准确,但有一定的痛苦 通过抽取被检测者手指的血样进行化验,得出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抽血的过程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刺激和心理阴影,对于恐惧医院、恐惧扎针的孩子来说,可能难以接受。如果家长实在不忍心让孩子面对血检,也可以通过监测骨密度来间接判断孩子体内的钙状况。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进行了合理的补钙,体内钙水平恢复正常了,但是血钙的水平回升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不能以血钙水平作为最终判断是否缺钙的依据。

3、血清测定微量元索元素,相对准确,但也有一定风险 在不拆线的情况下,从外周血中检出一些蛋白质及肽类激素等,以此来间接地判断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这种方法需要与医院合作完成,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家长实在担心,可以选择监测骨密度来间接判断孩子体内的钙状态。

4、尿检,快速、简便且经济,但准确性差 通过对尿液中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来推断机体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情况,是判断儿童营养状况的一个辅助指标。因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都有一定的积蓄作用,通过尿液排出的量很少,因此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不高,适用于对微量元素需求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群,但对于正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而言却并不适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尿检的结果不够准确,但却能反映近期的微量元素水平变化情况。如果孩子最近食欲不好或者偏食,可以观察一下尿液的颜色,若颜色呈茶色或深色,可能意味着缺锌;若出现大量泡沫且经久不散,可能是缺铁的表现;如果是女婴,小便时有白色分泌物流出,可能是缺钙的症状等等。

红梦婷红梦婷优质答主

目前常用测定的有钙、铁、锌、镁等。对营养缺乏症或营养过剩症或疑有微量元素缺乏症等需常规检测。其他人群如特殊环境(水质、土质)中生活的人、慢性病患者等也可常规检测。

一般建议,对于有经常性挑食、偏食或有发育障碍、多动症等情况的宝宝可进行检查。如果宝宝发育良好、饮食平衡,就不必进行这项检查。

正常人每天从外界环境中摄入和排出的微量元素保持平衡。一旦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摄入量低于正常需要量,就有可能出现缺乏症,但缺乏的程度还有待于具体分析。另外,微量元素在血液中正常含量的划分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测试结果提示有微量元素某项数值偏低时,不一定就表示身体已缺乏微量元素,切不可盲目补充。同时,人体内各种微量元素需要保持平衡,如果其中某一种元素突然增加很多,就可能破坏体内原有平衡,导致其他微量元素迅速减少,从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