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是什么季节?
阴历月份与节气是同步的,阳历月份则不是。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其标志是“东风解冻,冰开始融化”。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时开始。此时阳气上升,气候暖和,雨水明显增多,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降雨频繁的季节。
清明是反映自然现象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它的起始时间随着阳历月相的变化而变化,但平均时间为每年的4月5日左右。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一般于每年公历4月19—21日交节。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加。“雨生百谷”,正是农事繁忙之时。
立夏在每年的5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夏,假也;至,极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中国北方地区气温明显升高,寒冷的日子基本已经过去,但气温回升的速度却很快。
小满是在每年公历5月20—22日缴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达到22℃以上,黄河流域的农作物普遍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小满过后,温度进一步升高。
芒种是五月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6月5—7日举行。芒种的“芒”字,代表的是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到来也意味着华南地区步入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炎炎盛夏。
夏至一般在公历6月21—23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古时人们认为夏至这天地之间白昼最长的一天,有“午日”之称。按阴阳五行学说,夏至属火,且阳气至极,阴气开始滋生。
小暑是在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表示炎热,小暑为小热,还不算十分炎热。小暑后气温逐渐走高,到了“上蒸下煮”的时候。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也是持续高温的时期。大暑一般出现在公历7月22—24日。这时,太阳直射点最北端接近北极,北半球各地白昼长度可达一年中的极限。
立秋一般是在公历的8月7—9日交节。立,始也;秋,揫(jiū)也。立秋就是秋季的开始,万物成熟,庄稼累累,空气里弥漫着果实的清香。
处暑一般在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止也,意思是从此刻起,炎热将停止。但事实却是,此时的炎热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俗话说“处暑不下雨,干死灰蚂蚓”,说明此时气温高、气压低、蒸发量大,农田缺水的情况仍然很普遍。
白露是在每年公历9月7—9日交节。秋分一般在公历9月22—24日。寒露是在每年公历10月8—9日。霜降一般在公历10月23—24日。
立冬是十月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11月7—8日。小雪是在每年公历11月22—23日。大雪是在每年公历12月7—8日。冬至是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
小寒是在每年公历1月5—6日。大寒是在每年公历1月20—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