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宝宝该教什么?
九个月宝宝已经会爬,站立和扶站,并且开始出现站起、坐下、扶着东西走等大运动的发展; 语言方面开始说出第一个字,有的宝宝甚至能说出一个词; 对周围的环境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同时有知道爸爸妈妈是谁,身边人的称呼等认知发展; 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会用哭,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那么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一.运动能力训练——为以后走路打下良好基础 这个月宝宝已经开始学会站立,并慢慢学着走路了。虽然走得很不稳,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先学会站立,才能学习走路。 而想要学好站立和走路,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肌肉力量要足够。因此这个月开始要锻炼宝宝的肢体各部位肌肉力量。
比如,让宝宝练习趴着,抬头,然后逐渐增加仰起的角度,每天锻炼几次,这样有利于颈部,背部肌肉力量的增强。
另外可以帮宝宝练习站立,妈妈一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另一手托住腰部,让宝宝靠在你的手臂上来练习站立。刚开始时,每次5秒,逐渐增加至30秒一次。
为了巩固效果,也可以让宝宝练习蹲下再站起来,这对腿部的肌肉力量强化也有帮助。
二.语言能力培养——引导宝宝发第一声“爸爸”“妈妈”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会发出“爸”“妈”等类似发音,并且对声音有准确的反应。
因此爸爸妈妈以及身边的亲人可以多和宝宝说话,给宝宝讲故事,重复宝宝所说的每一个字,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可以运用丰富的表情,夸张的语言,引起他的兴趣,让他忍不住想要模仿。
还可以给宝宝播放一些音乐,和他一起舞动起来。在运动中提高语言能力。
三.认知能力培养——帮助宝宝认识世界 从这个时候开始,宝宝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对周围的事物都有很大的兴趣,并且想要摸一摸,碰一碰。
爸妈可以利用这一点,多带宝宝去接触新事物,帮助宝宝建立对新事物的认知。 例如,多拥抱宝宝,给他温暖和爱;带他去公园,让他感受自然界的花香鸟语;用玩具逗引他,跟他讲话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宝宝提高认知能力。
郁谅优质答主练习蹲着玩
快九个月时,孩子已经能稳步独站了,并能扶着家具横行霸道。从站到蹲,再从蹲到站,还需要一些时间练习,孩子往往一站一蹲就会跌坐到地上。从站到蹲,是由大肌肉运动到小肌肉调节的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此时期,家长应多创造机会让孩子练习蹲着玩,把一些玩具和小食品放到孩子站位能够着,但必须蹲下来才能拿到的地方,鼓励孩子蹲着取物,这样在取物过程中反复练习,很快孩子就能练习掌握站蹲运动。
练习独立行走
在大人的扶持下,孩子已经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了,这一阶段仍然以扶持孩子练习行走为主,当孩子有表现好的时候,要及时表扬。要选择合适的学步带,避免使用学步车,以免影响孩子关节发育。
练习自主进食
孩子已经长出了不少乳牙,咀嚼吞咽功能已经发育良好,此时能吃的食物种类已经接近父母,只是仍需切成细丝,切忌食物过于坚硬、光滑(如苹果、柿子等)。家长需鼓励孩子自己拿勺子吃饭,虽然此时孩子还不会使唤小勺子,但仍然会模仿成人动作乱刮一气,这正是孩子模仿能力增强的表现,应多鼓励。孩子自主进食,也有利于脑部发育。
训练孩子理解语言
这一时期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已经发育完善,孩子对于周围的环境非常感兴趣,会问很多问题,但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只会瞪大眼睛看着父母或用手指着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利用这个时机训练孩子理解语言,例如见到小猫时,家长要指着小猫说“小猫”,而不是说“宝宝看,小猫呀。”对于一些常见的日常物品,家长可以直接说出物品名称,而不要使用叠词,有利于将来孩子准确发音。
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孩子经常把小手放在脸上,甚至口里玩耍,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能力增强,同时情感也得到逐渐发育,孩子不仅对父母产生依恋,对周围的人和事也会感兴趣,情绪越来越丰富,开始用动作、表情表达喜乐,在和父母游戏时非常开心,遇到不顺心或者陌生人靠近时会突然哭闹,甚至出现恐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