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炎好治疗吗?
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感染,可以由细菌、病毒等引起。小儿时期的脑膜炎(包括脑炎和脑脓肿),约半数为细菌感染所致,尤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病毒感染则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但近年来病原学检查资料显示结核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均可导致小儿脑炎发生。 不论何种致病菌,一旦侵入颅内,就会侵犯脑组织及周围神经,并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以及及时合理的治疗对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临床上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将小儿脑炎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指由于病原体侵袭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包括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结核性脑炎以及念珠菌性脑炎等;后者主要包括癫痫持续状态、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以及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脑功能障碍。
1.病史 应详细询问可疑感染的接触史,特别是动物咬伤史或外伤史。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的出现时间、程度和进展速度。既往有无结核、糖尿病、慢性肝脏疾病、艾滋病等易于导致脑炎发生的疾病。
2.体检 全面系统观察幼儿神态、表情、反应、言语、行为、智能等方面的变化,特别应注意神志是否清楚、双眼是否对称、瞳孔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语言发育情况以及肢体运动能力等内容。仔细检查颅神经的外展、动眼、滑车、三叉、面神经及听觉等功能状况,必要时进行生理反射检查。
3.辅助检查 除常规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外,还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
(1)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全身基本情况,发现潜在病变。
(2)脑脊液检查 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判断病情,确定诊断,了解病情轻重和预后。 脑脊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在底部可出现淡黄色凝结块。这是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的血浆渗出至脑脊液中,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经过肾脏排出所致。这种凝结块的形成是一种良性的反应过程,最后会溶解、消散。但是如果出现明显的蛋白质增多并伴有相应的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