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的作用是什么?
磁共振(MRI)是利用无线电波探测大脑功能及结构的一种检测仪器,和 X 射线、 CT 等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它不会产生辐射。
MRI 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脑成像,可以用来检查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萎缩、脑动脉瘤等,还可以用于观察脑脊液循环的情况。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监测有重要价值。
另外,在骨肌肉系统方面, MRI 可以用于检查肌腱病变、关节疾病如关节炎、骨质增生等,还可以观察软组织状况,帮助评估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此外还可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领域。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磁共振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最先进的磁共振技术被称为 " 核医学 " 和 " 分子影像 " 。通过这种技术,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细胞层面的结构变化,也可以观察到生物分子甚至基因水平的改变。
这些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例如, 一些癌症患者在放化疗后需定期复查,通常采用 CT 和超声检查,而某些部位的肿瘤如果出现复发或转移,CT 和超声往往不能发现,这时就需要磁共振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除了临床医学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学科也采用了磁共振这一工具来帮助我们认识未知世界。比如考古学中对艺术品和文物遗存的鉴定和保护;地球科学中关于地质构造、地震带的研究和矿产资源的勘探;航空航天领域对飞机机体与部件内部结构的检验等等。 可以说,磁共振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