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个月宝宝咳嗽吃什么药?
范箴最佳答案
对于16个月的宝宝出现咳嗽,一般考虑呼吸道感染,由于年龄较小,不建议自行服用药物,最好带宝宝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引起咳嗽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如果宝宝只是轻微的咳嗽,没有痰液,可以给宝宝适当喝点温热的白开水,缓解咽喉的不适感。 但注意不要一次喝得太多,少量多次饮用为宜。 如果是痰液较多的咳嗽,建议给宝宝服用止咳化痰的药物,比如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如雾化吸入疗法,具有稀释痰液的作用,可以让痰液易于咳出; 对于咳嗽较为严重的宝宝,可使用止咳贴敷疗法,如选用天突穴(位于胸前正中)进行穴位敷贴,有止咳平喘作用;
如果咳嗽的时间较长,还应注意加强营养供应,给予清淡、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蔬菜水果等,补充足够的热量与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加速疾病的恢复。 但应注意,给宝宝进食时,要避免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小儿咳嗽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儿童时期2/3以上的就诊原因都是由于咳嗽、咳痰、发热。目前治疗儿童咳嗽的药物,品种繁多,家长们面对琳琅满目的止咳药常常不知如何选择,同时由于担心使用不当可能给孩子造成严重不良反应而犹豫不决。在此,我将就儿童咳嗽疾病的特点、相关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问题予以解答。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有助于痰液和异物的排出,可以避免支气管被堵塞,从而防止肺炎或肺不张的发生。只有当咳嗽变得严重时,才推荐治疗。儿童是特殊的人群,机体发育不完善不成熟,对于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免疫、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肝脏和肾脏等发育相对不完善,常常出现因外在因素或内在疾病导致的咳嗽。
儿童咳嗽的病因
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包括过敏性和其它病因),其中感染性病因占95%以上,包括普通感冒、急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而非感染性病因一般仅引起个别儿童咳嗽。由于儿童咳嗽绝大多数属感染性,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适当应用祛痰药(能促进痰液的排出)和镇咳药(能减轻咳嗽症状)等止咳药。目前治疗儿童咳嗽的药物,品种繁多,剂型多样,其中含有祛痰、镇咳成分的复方制剂更为普遍。
儿童止咳药的成分
祛痰药:目前儿童咳嗽最常用并肯定有效的祛痰药是恶心性祛痰药,包括中枢性及局部刺激性两类。中枢性有乙酰半胱氨酸,能释放组胺、刺激胃黏膜产生恶心感,并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性作用促进气管腺体分泌,使痰液易于排出而达祛痰效果。
局部刺激性药物有愈创木酚甘油醚和桔梗、前胡、远志等中药,通过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反射性刺激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其他尚有黏痰溶解药,如α-糜蛋白酶,通过提高粘蛋白酶的活性,使痰液黏稠度下降易于排出,盐酸氨溴索、溴已新则通过降低痰液的粘性而有易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