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几个月走路? 陶仲 最佳答案 + 关注 我女儿18个月会走,但是走的很不稳。24个月会自己爬楼梯,26个月突然有一天说「我能够到窗户了!」然后一下子就跑起来,那个时候才刚刚30个月。后来就是疯一样的奔跑,像小老虎一样。 宝宝学站立、学走路是有过程的。首先需要宝宝具有够高的协调能力,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其次要具备几个能力: ① 能控制头部和躯干;
② 能伸手抓东西;
③ 能用脚踢东西;
④ 能用牙咬东西;
⑤ 能向前走或者爬一小段路。 如果宝宝具备这些能力,那就说明他已经准备好学习走路了哦~ 其实每个宝宝都带着自己独有的成长轨迹,有早也有晚的。家长不用太过着急,随着宝宝的发育,他的四肢也会越来越灵活。
我家宝刚出生的时候因为缺氧,在医院里住了将近两个月。住院期间每天做肌电图,测量智力(还留下了珍贵的脑积水影像资料),也做了检查看有没有神经方面的疾病。结果一切都很正常。医生也说宝贝很健康,只是比别的小娃儿发育慢些罢了。所以啊~慢慢来,不急不躁,给宝宝充足的安全感。让他在爱中成长吧!
赞同 204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6 1:14:01 一般而言,宝宝在11个月至15个月间开始学走路,这是个体差异的正常体现。家长需做的是,为他提供安全的环境,帮助他更快掌握行走的技巧,而非越早学越好。
其实,对不会走的宝宝,让他每天“裸足”站半个小时或趴着走,有利于他积累运动经验,为日后走、跑做好准备。当然,家长也要注意营造安全的家庭环境,并以恰当的方式鼓励宝宝尝试行走,比如在他能够站立的区域之内放一些带有声响的玩具,并适当给予牵引,用语言、拍手等去吸引他,促进他站立和行走。
需注意的是,学步期的宝宝应避免学“模特步”,要多走“Z”字形。“模特步”是挺直了腿、迈大步前行的方式,这会增加关节和韧带的负担,加大摔倒概率,而且一旦重心不稳,宝宝往往无法及时调整回来,不利于其掌握平衡。走“Z”字形,类似于英文字母U字形的连续叠加,既利于宝宝练习控制重心,又能锻炼平衡能力,对积累运动经验很有好处。
赞同 204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27 18: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