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盐有消炎的作用吗?
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食盐(即氯化钠)不具备消炎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炎症。 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引发炎症的因素很多,可以是物理的如高温、寒冷和水浸,也可以是化学的如腐蚀剂和药物,还可以是病毒、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感染。但无论是上述哪一类因素,其结局都是导致机体内产生炎症反应。 而目前的研究显示[1-3],高浓度的NaCl溶液(>0.9%)具有细胞毒性和致纤维化作用并且能够引起肺损伤。高浓度盐水吸入肺部可导致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损伤,抑制支气管粘液腺体分泌,减少纤毛摆动,使痰液积聚,继发细菌感染而诱发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高浓度NaCl还可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促使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 Cl-的重吸收增加,尿中NaCl含量升高,进而通过升高血压来缓解高渗带给机体的不良影响。高浓度食盐溶液确有致炎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盐含有其他成分,并非单纯的无机盐。这些成分可能与炎症的发生有关[4]。 有研究报道发现,在食盐中加入抗生制剂,可以有效减缓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培养基内的生长速度,表明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另有实验证明,在相同浓度下,碘化钾和乳酸钠共同浸泡的纱布条在诱导动物急性炎症模型上,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抑菌作用。这也提示我们,除了无机离子,可能还有有机成分与炎症发生相关。
那是不是有炎症就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含盐量呢?其实也不用太过紧张。 首先,我们人体拥有完整的体液调节机制。即使偶尔一次过量摄入食盐,身体也不会立即出现水肿、血压骤升等明显不适症状,可以通过排泄、汗腺分泌物等方式以离子形式排出体外,进而维持体内的酸碱度和渗透压稳定。其次,我们体内有完善的激素调节机制,比如肾上腺髓质可以合成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激素可以显著降低血浆中血管紧张素的含量,从而起到缓和降压作用。如果短期内感觉口腔内咸味明显,也可以通过多饮水的方式冲淡口感。
总之,正常三餐规律进食,无需刻意控制食盐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