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型几个月?

都荣都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2015年做过肠道息肉手术,当时医生说是良性,但是不排除癌变的可能,要我定期复查。 术后我的肠道功能一直不好。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经常觉得肚子疼、拉不出来,偶尔拉出来的是黑色稀便,有时呈泡沫状。去医院开药吃的时候,医生说我是功能性胃肠病,给我开了一些助消化的药物,让我多吃点粗粮,多喝酸奶。

吃了药之后,确实有效果,于是就一直坚持,没几天就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就这样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已经五年了。 五年来,我几乎把能吃的药物都吃过,益生菌、双歧杆菌、多种维生素…… 刚开始服用的时候,效果都是有的,能够保持两三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但随着时间延长,效果越来越差,到最后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现在基本上可以断定自己的肠道有炎症,因为只要吃一些消炎药,症状就会有所改善。

最近这次复发(从2019年12月底到现在),情况有点严重,每天两次大便,基本成形,但里面带有未消化完的蔬菜(青菜),颜色墨绿,量不是很多。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因为我以前做过肠镜,说我没有结肠部位的炎症。所以我认为我的肠炎应该属于直肠部位的。

目前我在服用抗生素和止泻的药物,希望我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2020.3.6更新 目前正在慢慢好转中.....感谢各位的关注与点赞 2020.7.24更新 现在好了!终于完全好了!

充芳蕾充芳蕾优质答主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病程2周以内者为急性腹泻,超过2周者为慢性腹泻。大便性状改变指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柏油便和血便等。其中有些类型多为病态,如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血便和柏油便等,但稀便不一而是病态,必须区别对待。

在众多良性、恶性疾病影响大便性状的因素中,大便习惯的改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慢性腹泻(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病人中,大约1.8%-8.4%在10年内可能发展成结肠癌,而大便习惯改变是这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状。

大便习惯因人而异,有的病人原来1-2天大便1次,最近改变为每日1次,甚至每日2次,并有持续趋势,即应视为大便习惯的改变。大便形状也不是固定不变,有的病人原来大便粗型,现在变细,也应警惕。

专家提醒广大中老年人,如果有上述症状发生,最好能定期到专科医院做结肠镜检查,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放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