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一般几个月长牙齿?
孩子出牙的时间,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早的4个月就出牙了,而晚的可能到1周岁才出牙。但这只是一个参考,并不一定完全准确哦~ 其实呀,在宝宝准备要出牙的时候,爸爸妈妈是可以感知到的!比如:
· 乳牙萌出的前兆 宝宝会表现出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如烦躁、哭闹、挑食、咬人、爱喷口水等;
· 乳牙萌出的症状 当乳牙真的要露尖儿了,宝宝的这些症状会更明显喔~宝宝可能会用手去摸嘴巴,好像嘴里有什么东西要冒出来一样;有的宝宝可能还会流口水,因为牙齿要从牙床里冒出来了啊,牙龈又痒又胀,宝宝忍不住啦~
除了仔细观察,爸妈还可以通过触摸来判定宝宝是不是要出牙了哟~ 具体怎么做呢? 可以轻轻抚摸宝宝的牙龈,如果牙龈上出现一个小硬结,很可能就是就要出来的乳牙了!
不过要注意咯,这个小硬结通常是不容易被摸到的,而且很快就会消失不见的,所以也不用特别担心。 当发现宝宝有长牙的迹象时,爸爸妈妈可以准备一套适合的宝宝牙刷,帮助小朋友清洁牙齿(虽然小宝宝是没有龋齿问题的,但刷牙还是有助于保持口腔卫生的哦);
如果宝宝比较抗拒,可以先用纱布沾点清水帮宝宝擦擦牙;等到宝宝较大一点,能配合的情况下再用儿童牙膏配合牙刷帮其刷牙。 除了帮宝宝清洁牙齿,家长还要特别注意宝宝的手脚等部位有没有长牙现象,因为牙根可能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在牙床上冒头了噢!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之时,并不会长牙,有的母亲在产房里就发现孩子出生时是“满口牙”,其实那就是俗称的“马牙”,它不是真正的牙齿,“马牙”既不会承担咀嚼功能也不会替换下来长新的牙齿,它最晚会在1、2周内就会消除,在这期间也不会有任何变化,更不要试图清除。
6个月后孩子的下颌中央乳中切牙开始萌出,到三岁时光滑娇嫩的20枚“奶牙”全部萌出完毕,也有的孩子会在1-1.5岁时才萌出“第一颗牙”,这与遗传和个体营养状况相关,只要在1周岁以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就不必担心。
在萌牙期间,孩子会流口水和咬手指,这些都提示您孩子在“长牙”了,如果更加细心的观察还会发现孩子的牙龈会变得充血、肿胀,这也是正常现象。肿胀的牙龈会让婴儿感到不舒服,例如哭闹和吃奶减少,这个时候可以把消毒的咬咬玩具给孩子啃咬,或让孩子用凉一些的湿毛巾擦拭口腔内的牙龈。
有的家长会用一些外用的药膏来减轻孩子的不适,这些药剂含有一些局部的麻醉剂如果被孩子咽下会造成一定的全身损害,而且也不利于出牙。对于大一些的婴幼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凉一些的磨牙食品如苹果,但要注意不要因为食物接触不洁或者在咀嚼时过于使劲而划伤口腔粘膜造成感染。
有的孩子在长牙期间会有发热、腹泻等全身表现,这与孩子自身免疫力发育还不完善有关,但如果发热和腹泻非常严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那可能是孩子自身患了其他系统疾病,这时要去医院诊治。